新赛季的上海海港足球队名单中,蒯纪闻成功报名一线队,他将身披四十七号战袍。到本月底,他将迎来十九岁的生日。尽管在亚青赛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但蒯纪闻却未能入选世青赛的名单,也错过了今年中超联赛的参赛机会。
他的发展之路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队友已经返回各自的联赛,而蒯纪闻则被安排回崇明岛进行集训。这三个月的集训是为了备战五月开始的全运会预选赛,如果顺利通过预赛,他还需要参加下半年的全运会决赛。
在最好的涨球年纪,蒯纪闻却无法参与中超、中甲甚至中乙的比赛,只能参加对他来说可能缺乏挑战性的全运会比赛。这让人不禁想起徐根宝在二零二三年曾带领的上海适龄年龄段队伍,当时已小有名气的蒯纪闻等五名球员被寄予厚望。
虽然全运会是地方体育局的政绩体现之一,需要拿出最好的球员来支持,但蒯纪闻的缺席并不意味着上海全运队的失败。毕竟地方体育局为青训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于蒯纪闻来说,虽然新赛季他在海港队面临激烈的竞争,包括外援和内援等强手,但他并非没有机会。海港队还有亚冠任务,多线作战需要球员轮换,奥斯卡离队后,上港中场急需新人接替,而蒯纪闻正是亚青赛上表现突出的球员。
然而,蒯纪闻还是被带回了崇明岛进行全运会的备战。虽然国字号球队已不允许长期脱离联赛的集训,但蒯纪闻的情况与集训无异。对于这位年轻的球员来说,虽然已经有了出场实力,但却无法完整地跟随球队度过一个赛季,这已经成为了事实。
去年蒯纪闻已带领上海队在三大球比赛中获得亚军,但如今他仍被全运会和俱乐部之间的安排所束缚。他需要从五月份的预选赛开始就参加全运会的备战,这种安排是否必要?或者是否应该允许他在全运会比赛前的一周或十天再回到上海全运队进行集训?
蒯纪闻本人更倾向于先跟随海港队参加联赛,因为那里的训练质量更好。他更想在赛前再回到上海全运队进行磨合。对于海港和根宝基地来说,他们采取的是“定向合作”模式,蒯纪闻的归属权实际上在海港队。但徐根宝教练希望他参加全运会,俱乐部也难以拒绝这样的要求。
从欧洲足球的经验来看,十八到二十岁的年轻球员需要参加至少三十场高水平比赛。而全运会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蒯纪闻因伤错过了二零二四上半年的大部分比赛,今年依然无法参加联赛,可能要到明年才有机会正式进入海港一线队。
全运会对于激发地方政府对足球的投入具有重要作用,是当前中国足球精英青训最稳定的基本盘。然而全运会足球项目U20组的设置与球员的职业生涯存在冲突。可以考虑取消U20组,重点打造U18和U16组别,以更好地平衡球员的职业生涯与全运会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下届全运会的设置,建议直接取消U20组别,让球员在十九岁开始时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进入职业队或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的调整将更有利于年轻球员的成长和足球事业的发展。